当前位置: 乐道传承
教师节有感,如何敬师如父?
发布时间:2018/9/13 访问量:483

        习武不得师父面传心授,很难得其精髓。所以尊师重教就显得尤为重要,怎么才能做到敬师如父呢?

       中国人原本尊师重教,遥想曾子避席,程门立雪,千年之下仍令人钦慕不已。传统折射到俗语,也有一句贴切的话——“师徒如父子”。

       从人类文明史来看,教育长期以来是稀罕物,奢侈品,正因为教育资源如此稀少,师傅和弟子的关系才会紧密无间,另外由于教育的短缺,学生在学成之后,便有了养家、立足的本事。武术、中医等传统艺业尤其如此。习武不得师傅面传心授,很难得其精髓。以太极站桩为例,虽仅仅一个姿势,但若莽撞模仿,无人指点细节,不可能懂其奥妙,究竟修不成正果。二者,习成之后,祛病健体,可以防身,可以报国,三者,环顾当下,仍有不少老师明师教拳,毫不藏私,诚心可感,所以弟子学生理当对老师敬之如父。

       古训当中有礼敬祖师之法,徒待师亦当得法,应做到如下几点:

       第一,诚心以待,杜绝妄语。有道是“口常清净优钵花香”,既然从师学艺,便要一心一意尊师教诲,不可心生妄念,更不能背地多舌,臧否师门。

       第二,为往圣继绝学,常思传承。艺业是联系师徒的纽带,师傅也期待后继有人,徒弟当思师傅一片苦心,勤学苦练,将师门绝学发扬光大。

       第三,忠臣无境外之交,弟子有束修之好。意即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,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束修的好意。束修是干肉,孔子说过: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尝无诲也!” ——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干肉,我就没有不教他的。可见,拜师学艺,礼节不可忘。当下,有不少老师傅诚信传拳,但作为弟子后辈,礼节不可忘。逢年过年,可以依能力孝敬师傅。

       第四,师父有愿,弟子服其劳。师傅或老迈,或身陷困境,种种不便之处,弟子学生应当不辞劳苦,设法解困。


        教师节将近,乐道近日发生一系列事件,让小虾对师徒的情谊颇有感触。


微信图片_20180913094114.jpg


         看到这份聘书让小虾想起了师父的教导“我们要教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。”师父习拳四十余载仍对太极之道深迷不已,他知道平日自己的心不定,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借助习练书法来修心定性。


       最近苏师兄跟小虾说起“以前我还能看懂师父的拳,现在拳锋内敛,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。”有此师父,何愁无明师指导。


       第三届“天才杯”开赛以来乐道健儿喜报频传,摘金夺银,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这份殊荣亲手捧到师父面前,作为节日最好的献礼呢。

       师待徒有义,徒待师有情,如此师徒和谐,武风清正,传承必将连绵不绝。

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? 2013 - 2014 版权归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。
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地址 :南宁-南宁市青秀区桂春路10号琅西市场四楼 402室
QQ:727121484  电话:18172048611 / 15676111800董志鸿
ICP备案号:桂ICP备17006293号-1 ; 技术支持:桂林领新文化传媒(桂林宝宝网)
返回顶部 ↑
版权所有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
技术支持:桂林领新文化传媒